“沉浸式”这种感知方式正在成为展览展厅的一大重要呈现手法,要打造沉浸式展览,立马想到的是声、光、电智能化设备;然而,用到这些设备,就得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投入!但现实往往是预算并没有那么充足,那如何运用简单、低造价的设施设备,打造出沉浸式的展厅呢?今天hyshing 小编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两点和大家交流探讨。
01做好展厅内容前铺垫设计
通过增加展厅内容前引导和铺垫,层层递进,引导观众进入我们的故事逻辑。
比如这个健康探索厅,进门首先是个暗环境,墙面是黑色镜面玻璃,出现有关健康的问题,你健康吗?、你希望活到几岁?、你最害怕的疾病?等等。
当参观者靠近黑色玻璃时,墙面内侧就会浮现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,比如害怕的疾病有“肥胖症、淋巴癌、失智症”等等。从远距离的问话到近距离的解答,递进式引导观众体验,在设备上仅仅只使用了一个显示屏,配合环境设计就达到了沉浸式体验效果。
02场景营造塑造观展新视角
通过模拟场景空间,让观众融入到展厅的场景当中,塑造观众观展的新视角,同时辅助多媒体技术手段,让观众成为展厅中的一份子,与展览结合在一起。
比如在科普“下午茶的陷阱”这个展项时,直接模拟下午茶会空间环境,欢迎每一个参观者加入到这个下午茶会。
触碰茶点后,投影画面产生变化,语音同时也讲解相关的陷阱和危害。通过场景设计,激发观众表演欲,让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展览体验当中。
再比如这个病从口入科普展,从展览入口就将参观者代入“细菌”的视角。
随着“细菌”一步步深入,展厅内容也层层递进,“细菌到了嘴巴会有什么影响?细菌在胃里了又是怎样的?”身体会产生什么反应,都在相应的立面上通过投影结合图文展厅。让参观者变成了这次“细菌”之旅的主人公,参与到展览的体验互动当中。
总的来说,在展厅内容前做好铺垫设计,层层递进,引导观众进入故事逻辑;用营造场景的方式,塑造观展新视角,将观众与故事结合在一起,用少量设备,较低的造价打造“沉浸式”体验。